“脱北者”感叹在韩国生活不易:跟电视剧演的
9岁就随母亲来到韩国的李某对此深有体会。她在中国住过一段时间后才去韩国,但她一到机场,经验丰富的韩国人立即对她产生了敌意。移民官员问她和母亲为什么来韩国,母亲老老实实地说,她想过好日子,对方讽刺地回答“祝你好运”。
在日常生活中,李某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韩国人的冷漠。“韩国人说的话不是纯正的朝鲜语,这让我很累。”她告诉爱尔兰网站“Hendicott Writing”,韩国人认为来自贫穷国家的人没受过良好教育、粗鲁无礼,她却觉得韩国人说话娇声娇气、虚伪做作。
对于韩国“疯狂的生活节奏”,李某完全无法适应。“如果一天没上网,你就会觉得自己被潮流甩在了后面。韩国学生谈论情景喜剧,但我觉得他们太蠢。过去我不用担心找工作的事,现在却倍感压力,就连看新闻都很难,到处是坏消息,让我紧张不已。”
尽管回到朝鲜意味着冒险,李某还是想回家。“很明显,和韩国相比,我更爱朝鲜,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搜集来自朝鲜的信息。未来,我将回到朝鲜生活,希望能在社会经济改革中扮演自己的角色。”
据英国《卫报》报道,“脱北者”在韩国并不幸福——失业率远高于韩国人,收入明显低于韩国同行,容易受歧视。“脱北者”在韩国设立的网站“Daily NK”称,一些朝鲜家庭要给他们在韩国定居的亲戚汇款。
韩联社报道称,2月初,韩国统一部和脱北者支援财团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韩国定居的“脱北”青少年体格相对瘦小;58.4%的人不想透露自己的来历,其中26%的人担心受到歧视。
“我想公开、合法地回朝鲜看一看”
据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,金亨德在韩国名牌大学认识了妻子,如今他们有两个孩子,全家住在首尔郊区。没人看得出,爱穿剪裁精良的西装的他是20多年前离开朝鲜的“脱北者”。
但金亨德并不快乐。“表面上看,我很成功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朝鲜,我们无法见面。我想公开、合法地回朝鲜看一看。”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,自己曾提出回朝鲜“度假”,未获批准。
23岁的全秀中来自有3个孩子的朝鲜家庭,父亲在军队服役,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。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多,吃得越来越多,家里渐渐入不敷出。母亲和父亲争吵一番后选择了逃走。
从中学起,全秀中就梦想着赚钱,让家人过得舒适,但这个愿望似乎遥不可及。高中毕业后,在母亲的帮助下,她逃到了韩国。
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,全秀中对朝鲜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。有亲人在身边,全秀中的日子不算难过。她考上了大学,读喜欢的营养学专业。但她得比韩国学生更刻苦,才能勉强跟上别人的进度,为此她不得不一再缩减睡眠时间。
更难捱的是,她无法融入周围的社交圈,对朝鲜的亲友思念不已,毕竟她在那里出生、长大。“我尽量不想太多。如果放不下过去,你就失去了活在当下的力量。韩国的生活已经够艰难了,如果沉湎于过去,我将活不下去。”全秀中告诉美国“环球邮报”网站。
许多“脱北者”被疑为朝鲜间谍
美国《石板》杂志联系到了一位自称姓黄、从没被韩国媒体采访过的“脱北者”。
满脸的皱纹让黄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35岁老得多。在2003年9月的第三次叛逃中,他花尽了积蓄和亲戚的资助,才在中间人的帮助下来到韩国。
黄某是朝鲜劳动党成员。高中毕业后,他被强制服了10年兵役,还当过修理工。黄某萌生“脱北”的念头是因为没钱贿赂法官。他和妻子之外的女人同居,结果被送进了劳改营。
如今,黄某的姐姐帮他照顾6岁的女儿。“我最想念女儿。”他经常通过手机与朝鲜的家人通话。
说话间,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走进《石板》杂志记者采访黄某的昂贵餐厅。这两个人穿着浅蓝色风衣、深蓝色长裤,没有点菜,频频朝黄某这边打量,但努力不被注意到。《石板》杂志记者猜测,他们可能是韩国国家情报院(NIS)的特工,也可能是为NIS服务的警察。黄某告诉《石板》杂志记者,NIS能追踪到两人的电话。
韩国数次提出与朝鲜对话,但NIS仍然保持着对朝鲜的不信任。许多“脱北者”被怀疑是朝鲜间谍。
据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,过去几年里,韩国已逮捕至少15名被指控为间谍的叛逃者,其中包括刺客和色诱韩国官员的女性。“脱北者”越来越多地面临这种质疑。韩国分析人士和政府官员称,朝鲜善于利用伪装成“脱北者”的间谍散播焦虑、收集信息,韩国对此类人群越来越警惕,审讯时间从3个月被延长至半年。
本文来自:西安韩语培训